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创《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原创《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西瓜模型的得出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 1.原子内有带正电的物质。

2.带正电的物质是怎样分布的呢? 汤姆生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画图,和课件上对照。 汤姆生的模型继承了道尔顿模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个不同? 仍旧是球体,且是实心球,但是可以再分,电子镶嵌其中,因为发现了电子。 行星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一起,用带正电荷的a粒子轰击金属箔。

PPT 7中图片不应该用标准的核式结构,应引导学生先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后讨论建构出核式结构。另:"电子绕核高速运动"不是凭实验现象所能推测的。

用粒子撞击探测、推断微粒内部结构是现代常用研究方法。

通过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对应的实验现象推导的结论。 1.大多数的a粒子直接通过。

2.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

3.极少数被弹回。

1.大多数的地方是空的,中间有一个核,电子分布在核的外面。

2.核很小、但是所占质量很大的核。

3.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运动。 画出氢原子的行星原子模型 原子很小,原子中的电子更小,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比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015分之一,如果原子有鸟巢那么大,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乒乓球。

通过电脑、书本等各种查资料的方式得到。

通过查资料知道半径的差异计算得到。 行星模型和西瓜模型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共同点: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

不同点:带正电的物质不是均有分布的,是以一个极小的核存在的。电子不是镶嵌在其中,是在核外高速运动的。

由于实验的结果得出了这个相应的结论。 电子分层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认为,带负电的电子之所以不会掉到带正电的电子核上的原因是由于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展示碳原子的模型,让学生找出分成几层,每层有几个电子,感受分层模型。 两层,第一层2个,第二层4个。 分层模型和行星模型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分层模型和行星模型基本相同,但是对核外的电子排布做出了修正。 电子云模型 现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电子在原子核外有点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点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如果将每次出现的地方都点上一个点的话,这些点就会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观看动画演示感受电子云模型。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原子模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新模型的建立分别和什么新的发现有关。 阐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进步的不易。

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道假说的修正离不开实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