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 教案5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 教案5第2页

 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三、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人们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原文:

五、疏通课文

1、学生质疑、释疑,教师把关。

2、教师检查重要词句的掌握。

第二节

一、导入:

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

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那么,孔子究竟以什么样的智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呢?

二、品读感悟课文:

第一则:

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不应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感悟:"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第二则:

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讲孔子勤奋读书的。

感悟:"终身学习,便成天才"

第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