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八上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八上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演示实验: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3.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提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哪些物质。

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动手实验:

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在教师的提示下收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的结果,总结、归纳出结论。 内容二

声音的传播

演示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面上,发现水面上会激起水花。

声音传播的形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们叫做声波。

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思考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教材29页图2.1-6并听教师讲解说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思考: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

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答案:

1. 计时员应该看到发令枪冒烟便开始计时,而非听到枪声。

2. 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回声。

3. 雷声从产生到传入人耳是需要一定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