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4页

   

  2.正午太阳高度与建筑物采光

  建筑物正午影子的长度是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间变化,造成建筑物影子长短的时间变化。如下图。

   

  建筑物采光的基本原理是前一幢楼在太阳最低时(即太阳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长时),不挡住后一幢楼的阳光(如下图,在北半球某地,纬度为φ,楼高为h,若冬至日的太阳也能照到一楼,则全年一楼阳光充足)。在充分考虑土地的利用面积和采光良好的情况下,两

幢楼之间的最适合距离是:L=h cot\。

  

课后练习与提高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参考答案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定义: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⑴回归线以外(假如为40°N)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当直射点位于北纬23º26'该地的个、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直射点往南移,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到了南纬23º26'最小,然后直射点往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再开始变大,到北纬23º26'有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