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 的量1课时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 的量1课时第2页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