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5课:我看》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上语文)
免费下载原创《第5课:我看》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上语文)第2页

  2、自由朗读诗歌。

朗读提示:

  (1)字音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把握节奏和停顿,可在诗中用"/"标出。

  (3)注意重音,突出关键词。可用"·"标出。

  (4)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五、美美的品

  1、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1)从诗人所表达的内容上看,前两节与后三节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2)看什么?思什么?

  看什么?----大自然的美。

  思什么?----人生的意义。

  2、小组合作研讨;

  (1)"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一句中的"你"指什么?

  (伤春悲秋是我国传统文人的通病,穆旦在这里也同样的面对春天的夕阳美景回首往事,这里的"你"当指大自然,指万物的生机。 )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完诗的前两节后的感受。结合关键词谈谈对诗歌语言美的鉴赏。

  示例: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捕捉到的意象大气而深远。

  第一节写风,傍晚的春风,揉过丰润的草地,"揉"用的妙。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青草低首又低首,这是春风与青草的互动。诗人把常见的风景写得十分生动,饱含情感。最后一句写了从面前的起伏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的大地。

第二节是写天空,晚霞与鸟的呼应。"吸入"是关键词。应该是被吸进去。平展翅翼的静鸟好像与天空融为一体。晚霞沉醉了大地,不说"染红了",而说"沉醉了"大地。真是高明的表达。

(3)诗人仅仅是在"看"吗?你是怎样理解"看"的?

明确:

  看,不仅仅是在看。真正的诗人不会只用眼睛。还会用触觉嗅觉,调动全部感官。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也是鸟,在天空静止,溶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

  在大地和天空的壮丽广阔的背景下,诗人开始抒怀,也开始思索。

(4)年轻的诗人面对瑰丽的大自然,在春风晚霞中想到了什么呢?

示例:

  我觉得是时间和生命。

人的一生转瞬即逝,我们的欢乐忧伤,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相比,多么微不足道。

第四节是向远古的哲人致敬,但是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这里让我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最后一节。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要飞奔吧,要漫游吧,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