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上语文)
《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上语文)第4页

  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8、思考"土地" 的含义。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

9、理解诗的思想内涵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10、这首诗在写作上艺术特色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六、拓展延伸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仿写诗歌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狮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七、拓展阅读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