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望月有感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望月有感 教案2第2页

四组代表发言事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五组代表发言事例: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

六组代表发言事例: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

师:同学们说得好。是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活动4【活动】熟读成诵

各小组之间、组内展开背诵比赛,小组长宣布比赛进程及结果。

活动5【测试】当堂检测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3)运用对偶.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4)这首诗写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倾诉了诗人身受的离乱之苦和思念亲人之情。(意对即可)

活动6【活动】咏月诗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