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学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学案第3页

解析 A项,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确定两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及其原子半径的大小,不能确定A、B失电子能力的强弱;B项,电子层数少的原子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弱;C项,原子失电子的多少不能说明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1 mol Al比 1 mol Na 与足量稀HCl反应时生成的H2多,但Al不如Na活泼;D项,说明A比B失电子能力强。

易错警示 以下不能作为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或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数目。

(3)原子的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

(4)等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置换出H2的多少。

3.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

B.阳离子氧化性:Na+>Mg2+>Al3+

C.单质的还原性:Na

D.离子半径:Na+>Mg2+>Al3+

答案 D

解析 Na、Mg、Al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由于离子半径:Na+>Mg2+>Al3+,故氧化性:Na+

规律总结 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减弱,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二、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判断

根据下表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元素 Si P S Cl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及酸性 H2SiO3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强酸 HClO4酸性比H2SO4强 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H2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 氢化物的稳定性 不稳定 受热分解 受热分解 稳定

(1)硅、磷、硫、氯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条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Cl>S>P>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