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1)第2页

  第一部分:开头至"虽然也是苦事"。概括介绍了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套子。

  第二部分:从"可是"至"从此再也没起过床",集中写了别里科夫的"婚事"。按情节发展可以分为:

  开端:"可是......"至"决定结婚了":写别里科夫准备结婚。

  发展:"但是......"至"回家去了":写恋爱中的两件事--"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

  高潮:"第二天他老是......"至"哈哈哈!":写柯瓦连科与别里科夫的斗争。

  结局:"这响亮而清脆......"至"从此再也没起过床":写婚事失败。

  第三部分:"过了一个月"至结尾: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四、具体研习小说的第一部分

  1.用多媒体投影别里科夫的肖像画,同时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经教师点拨后明确:作者主要从生活上和思想上描写别里科夫的套子。生活上又从穿着、用具、出行、住处等方面加以刻画。穿着--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用具--晴天带雨伞,把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上马车,便叫支起车篷。住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总之,他尽量使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他思想上的套子则是憎恨现实,歌颂过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放心,而对允许什么则忧心忡忡,生怕闹出什么乱子。

  3.提问:别里科夫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出示多媒体投影:

  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在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学生结合背景知识分组讨论后明确:别里科夫之所以把自己深藏在套子里,与时代有关。19世纪末期,行将灭亡的恐惧使沙俄政府及其代表的封建农奴主阶级更加残暴专制,实行高压统治,造成社会沉重压抑的气氛。别里科夫既震慑于专制极权政府的白色恐怖,又依附于沙皇专制统治,自觉维护反动统治,仇恨和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而他所依附并自觉极力维护的反动统治又外强中干,本质虚弱,他所反对的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又触目即是,呈现旺盛的生命力,让他心惊胆战。所有这一切,使他只好把自己深藏于套子中。别里科夫应该说既是沙皇专制制度顺乎情理的产物,反过来又维护着这种专制制度;他既是这种专制统治的受害者,同时,他又加害周围的人。

(解说:对写作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