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6.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6.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第2页

和巩固能量流动的特点。

2.难点: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突破策略:①引导学生围绕思考题进行讨论,并对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分析。②对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能量守恒进行横向联系,比较说明。③运用"能量金字塔"形象地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五、课前准备

1.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

2.题例,图解的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导课: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假设你和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孤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携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的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讨论,各表己见。

教师评价: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这里涉及到一个能量流动的问题,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答案自然分晓。(出标题)

教学目标达成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学生阅读:P109。

学生回答: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教师强调:能量流动包括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设疑: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来,如何来?

师生讨论: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即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太阳能并非都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照在植物上被叶绿素吸收的那部分太阳辐

射能量中大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更何况有约一半的太阳辐射能不能被吸收,因此,真正

进入生态系统中参与流动的太阳辐射能是很少的。

3.参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能量"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即:植物作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