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相信未来 教案(4)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相信未来 教案(4)第3页

3."拨开......,看透......"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未来的人一定能看清历史,辨明是非,给予我们"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

4.理解 "腐烂的皮肉"、"脊骨"两个意象

  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未来

  脊梁不断,历史自有公正评价

5."焦急地等待"--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和信仰。

小结:

(五)诵读第7部分

直抒胸臆,发出呼喊: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四.江青这样的批示这首诗:"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他否定的是现实的残酷,对未来则抱有美好的希望,这应该是一首绿色的诗,是食指对生命的赞歌。

  诗人"否定现在",但绝不会否定自我,他说"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可是,在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不少人在否定现实的同时,也否定了自我--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66年5月17日,邓拓服毒;(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的殉道者。)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傅雷1908年生,上海南汇县人。著名翻译家。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著作等身。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站在长凳上戴上高帽子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罗广斌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南联大,解放前参加反抗国民党的地下斗争,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后曾任共青团重庆市统战部长。与杨益言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影响巨大。)

  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李立三1899年生,湖南醴陵县人。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曾领导过著名的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在短短两个月中遭受14次无情批斗殴打之后,决心一死了之,当晚服安眠药自杀。死前留下了"致主席"的遗书。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自缢身亡;(容国团1937年生,广东中山县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陆,曾多次获世界冠军称号。"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