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第3页

  何特点?采用了哪些手法刻画?

  主人公:闰土、杨二嫂

  4、学生合作朗读12-30段和53-77段,分析闰土形象。

  通过肖像对比、动作对比、神态对比、语言对比、对我的态度对比,对生活的态度对比,闰土由一个充满生气、热情开朗、勇敢机灵、纯真善良的小英雄变成一个苍老贫困、麻木迟钝、愚昧落后、悲哀痛苦善良勤劳、憨厚纯朴的木偶人。

  5、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深层原因:封建等级观念、封建军阀和官僚地主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侵略。

  6、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同时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礼教对农民精神上的毒害。

  闰土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这一形象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的真实写照。

  7、 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句,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8、 学生合作朗读描写杨二嫂的段落,分析杨二嫂形象。

通过对比手法和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可知,她由一个年轻漂亮、端庄文静、安分守己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