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第3页

  以及随着事件进展情感会发生哪些变化?

  2、写出我的情感需求:学生写出自己想获得的情感,想获得的原因,想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活动:案例分析

  材料一: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思考: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对张老师情感的变化:由害怕到喜欢,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影响我喜欢学数学了。

  2、讨论交流:你与老师的情感关系如何,这样的情感关系对你的学科学习有什么影响?

  3、你如何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一格言?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情感的作用之一: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材料二:据俄罗斯《科技信息》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研究所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在消极或者积极的情感刺激下,尽管大脑皮层兴奋和工作的范围不同,但都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强烈的情感刺激能够影响创作的过程。

   材料三:一切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知识是从人类的希望、惊惧和激情等情感中生长出来的,这些情感是知识的源,是赋予知识生动意义的力量。带着希望、惊惧和激情等情感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借想象力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世界。 --基兰·伊根

  这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情感的作用之二: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活动:探究与分享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我七八岁的时候,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的父母是最不讲道理的父母;到了三十岁,我的父母还是最好的父母。

马克·吐温对父母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