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四单元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四单元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学案第2页

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1.背景

(1)19世纪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

(2)马克思经常参加工人集会,并与许多工人组织建立联系,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历史使命。

(3)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2.理论探索

(1)1844年,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第一次指出了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

(2)此后,马克思又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学说。

(3)恩格斯在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后,1845-1846年,又与马克思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提出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的原理,即历史唯物主义。

3.理论来源

(1)通过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史观,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规律。

(2)通过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中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并揭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3)通过研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发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

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

①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和策略。

②论证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③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3)意义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使工人运动由自发行动上升为自觉行动。

[特别提醒]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中叶出现,主要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思想优秀成果的重大成就为其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是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努力分不开的。

三、光照后世的《资本论》

1.背景

(1)19世纪中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