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3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学案第2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思路导航: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加入的NH4Cl晶体电离出的NH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温度升高,CO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增大,c(CO)减小,C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增大,D错误。

  答案:B

  例题3 (福建理综)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H2OHSO+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D.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NaH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思路导航:Na2SO3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SO发生了水解反应,溶液显碱性。加入H2SO4溶液,SO与H+生成HSO,HSO与H+反应放出SO2气体,同时H+中和SO水解产生的OH-,即使溶液中不存在水解平衡,溶液红色也会褪去,故A错;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加入氯水后,Cl2和HClO氧化SO、HSO生成SO,H+中和SO水解产生的OH-,HClO氧化漂白指示剂酚酞,并不能体现SO水解反应的可逆性,故B错;加入BaCl2溶液,Ba2+与SO结合生成BaSO3沉淀,c(SO)减小,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c(OH-)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证明存在SO的水解平衡,故C正确;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酚酞在pH大于8时,呈红色,加入硫酸氢钠溶液后,溶液褪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不能说明平衡移动,故D错误。

  答案:C

【总结提升】

  归纳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 盐本身的组成决定盐是否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大小。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

酸性:CH3COOH>HClO

碱性:NaClO>CH3COONa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

碱性:NaA>NaB>NaC

酸性:HA<HB<HC

 2. 盐类的水解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①温度。因为盐水解时吸热,所以升温,盐的水解程度增大,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增强。

  ②浓度。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故加水稀释能促进盐的水解。但因为溶液体积增大得更多,所以盐溶液中的c(H+)或c(OH-)反而减小(酸性或碱性减弱)。

③向能水解的盐溶液中加入与水解产物相同的离子,水解被抑制;若将水解产物反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