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 二上 (2013审) > 1 长度单位 厘米的认识1
人教版(新) > 二上 (2013审) > 1 长度单位   厘米的认识1第3页

二、实践探究。

⒈认识厘米尺。

(1)出示放大的厘米尺图,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厘米尺。

(2)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刻度尺上的0刻度(结合图)。(指出0刻度表示起点)

每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如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从尺上找出1厘米来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找对了。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1厘米?

(3)闭眼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一下。

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找到后和你的同桌交流。(引导学生用好表示估计的词语)

(4)知道了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我们就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例2.

(1)我手上有一张小纸条,它有多长呢?我该怎样做?

(2)请同学们帮老师量一量,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如何测量的。

(3)怎样测量才能使结果正确呢?把你的测量方法在全班说一说。

3巩固测量方法。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3题。

(2)平时我们不要求测量结果很精确的时候,还常常会用到估测。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4)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明确) ⒈学习认识厘米尺。

 (1)观察厘米尺。

  和同桌交流对厘米尺的认识,向全班同学汇报。

 (2)看图,用手指出0刻度。

 

 

指出0刻度到1刻度。

  在尺上找1厘米,同桌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3)想象,比划。

 

  自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和同桌交流。

 

 (4)练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学习例2.

(1)思考,用尺子量一量小纸条。

(2)小组的同学尝试测量,分组交流测量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巩固测量方法。

(1) 完成练习一第3题。

 (2)先估测,再用尺子测量,检验估测结果。

(3)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4)交流,说说测量的注意事项。   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

  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

  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 1. 帮助学生认识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

2. 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1. 让学生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巩固1厘米的表象。

2. 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先估测,再测量,渗透估测意识。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巩固测评。

1.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引导学生说思考方法。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2题。

巡视,指导。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课本练习二第10题。

独自测量,小组交换检查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