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第2页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出示蟋蟀的图片)你们能叫出它的名字吗?还可以叫什么?(小名叫:蛐蛐、蝈蝈)(板书:蟋蟀)

  2、你们瞧,"蟋蟀"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虫字旁。是啊,它们都是昆虫。)

  3、除了名字外,你们还对它了解多少?(学生说)(学生如果说到还会唱歌,应顺势导题)

  4、的确小家伙虽小,但早已是大名鼎鼎。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齐读此句)(屏幕出示)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板书)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住宅(居住的房子)

  (2)哦,那文中蟋蟀住的地方不过是个--生接洞穴

  那作者为什么要称他为住宅呢?这个词到底用的妙不妙,蟋蟀的住宅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好好好的去研究推敲一下。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要求:(媒体出示)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注意长句和新出现的字、词。

  (2)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的句子,并用横线划下来。

1、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能把这些词语来读一下:

隐蔽 隐藏 随遇而安 柔弱 挖掘 慎重 耙扫

  (交流、指导)(屏幕打印)

2、读得真不错,一起来读一遍吧

3、好,那文中描写蟋蟀住宅的句子找到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

(三)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的句子。

  1、同学们你们可真厉害,都找对了,下面我们一句句来研究,好吗?(屏幕出示)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2、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这两句话,直到你的脑海中出现了蟋蟀洞穴的样子。(能说说,出现在你脑海中的蟋蟀洞穴是怎么样的吗?1位学生自由说。你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蟋蟀的洞穴。)

  3、(师贴出1幅正确的和1幅错误的"蟋蟀的住宅"的图。边贴边说。)同学们,根据句子的内容,我带来2幅图。请你们边看句子,边看贴图,想想哪幅图是蟋蟀的住宅?(生说理由:干燥、隐蔽要板书)你能根据上面的句子来说说理由吗?(判断尽量让学生说)

(1)我根据"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来判断,因为第一幅画中的洞口没有青草。(隐藏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2)我根据"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朝下的,雨水进去后,不会立即干的,只有朝上才会立即干的。(什么样的雨才能叫骤雨?(急、猛、大,这样的雨,蟋蟀的住宅也会马上干燥,可见这种设计的巧妙,而作者的用词也是多么准确啊)

(3)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吧。

  (四)深入学习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要造出舒适的房子,建造的地点是至关重要的。蟋蟀在选择这个住址上,可以说是花了不少功夫。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句。(屏幕出示第2小节)

  2、还从这一节中发现了什么?(还有补充吗?)

  (1)(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这样的选择,已经不是一般的选择了,而是--慎重地选择。

  (理解慎重,这个词一般用在谁的身上,是啊,这是一种拟人写法。)

  (2)(如果学生直接讲到"慎重地选择"(或"不肯随遇而安"),师问:从这一节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它的慎重选择(或不肯随遇而安)。

  (3)是啊,还能从哪里看出它的慎重选择?(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什么叫随遇而安?这也是一种拟人写法,可见在作者眼里,蟋蟀是哪一种人--做事认真,讲究,有主见的人。这里的用词多有意思!)

  (4)如果学生提到不像别的昆虫......,师接:你能把文中描写别的昆虫的句子读下来吗?(读1、2句话)同学们,这样的表现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随遇而安"。而蟋蟀呢?(不肯随遇而安)能说说,它不肯随遇而安的具体表现吗?

  (5)同学们"不利用现成的洞穴"换句话说就是--不肯随遇而安。

  (6)"舒服的住宅要自己一点一点挖"。是啊,大自然提供的环境满足不了它的要求啊。(7) "随遇而安"的意思你们懂吗?你们知道另外一些昆虫是怎么"随遇而安"的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读后):同学们,这就是随遇而安啊!

  正因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所以它才会不厌其烦地去寻找好的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