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第3页

  (1)图1中正确的演替进程是什么?其演替类型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丁→甲→丙→乙。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它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2)图2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演替类型?其中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甲还是乙?

  提示:甲属于初生演替,乙属于次生演替。乙。

  2.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说明理由。

  提示: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1)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毁灭了的环境 原来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环境条件适宜)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1.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