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第2页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

  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

  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退化林地上形成自然恢复林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2.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5.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

  6.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完全控制群落的演替。(  )

  提示:1.√ 2.√

  3.× 从光裸的海底火山岩地演替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岛属于初生演替。

  4.√ 5.√

  6.×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但也要遵照生态学规律。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方向

  

  [问题探究]

  1.图1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2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