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4专题 祝福2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4专题 祝福2 教案第2页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第一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顺着眼",第二次写她"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联系故事情节来看这前后两次"眼睛"的变化,不难看出,第一次描写表现了祥林嫂安分耐劳的特点;第二次描写则是她在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最后在结局中描写她的肖像,表明她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而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的希望。当她连这一点点希望都无法实现的时候,就只有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告别人间了。这样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讲解:综上所述,小说中主人公的肖像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又一特点,即"我"写"她",用第三人称来写小说中的人物。小说开头和结尾都有"我",这使读者更感亲切,增加了故事人物的真实性和小说的说服力。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虽然"我"未出场,但字里行间,尤其是描写人物肖像和言行时,我们仍然可以感到"我"在场,"我"密切注视着祥林嫂的命运,而且用"我"的思想情绪来感染读者。这种手法,一方面使读者对祥林嫂产生同情和关怀的感情,一方面对鲁四老爷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使小说的主题对读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现在,我们再来看"我"是如何描写祥林嫂的语言的?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祥林嫂语言的有关段落

提问:

(1)找出描写祥林嫂语言的有关段落,看她与谁在说话。

提示:第5至15段,写"我"与祥林嫂的对话;第68段写祥林嫂对四婶说"阿毛的故事";第78段写祥林嫂对大家讲"阿毛的故事";第81至85段写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第88至100段写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