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岳麓版)第2页

 (3)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尤其是丝帛和瓷器。

(4)手工业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三、古代商业:

1、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商朝、西周、春秋战国、隋唐、宋代、元代、明清)

2、城市发展的特点:

(1)隋唐:

(2)宋元:

(3)明清: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商业繁荣。

3、发展特点:(1)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

      (2)中国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商业活动逐渐突破了时空和政府的限制。

(4)商品经济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1、有利条件:(1)发达的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发达的手工业培养了熟练的工人。

(3)发达的商业和古代发达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4)充足的货币条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传统科技的发展

2、不利条件:从根本上讲,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政策、观念)

3、概况:明朝中叶以后,在局部发达地区(集中于江南地区)一些生产部门(最早纺织业和制瓷业)稀疏出现,自然经济结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本质特征:雇佣关系

五、古代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根本原因 B、商业和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C、封建社会土地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是国家赋税的根本保证。

(2)发展演变:战国以前、战国、汉武帝、中唐、明清

(3)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巩固新型地主阶级利益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压制和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2、闭关海禁政策:

(1)原因:(经济、政治、思想)

(2)含义:禁止出海贸易、限制来华贸易,只准广州一口通商。此政策在鸦片战争后被打破。

(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外来入侵,但效果并不明显。(打击、脱离、失去)

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