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岳麓版)第4页

10、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手工生产能够确保产品质量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11、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其负面影响主要在于:①有效的遏制了反清力量,有利于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 ②不利于当时中国队海外市场的开拓③抑制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阻碍了中国与外国科技的交流,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唐代诗人姚和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地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农抑商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13、《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绩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14、明清时期,南方经济忠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以下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统治阶级把政治中心由北方迁到南方 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了北方

C、资本主义萌芽在南方出现并得到扩展 D、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图见后一页)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这种状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