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6《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语文:2.6《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第2页

   樯橹(qiáng  lǔ):原指船上的桅杆和桨,用以指代船,这里指曹操的水军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故国:旧地。

  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华发:花白的头发

  尊:通"樽"

  六、词句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宽广的背景和阔大的气势沉郁苍凉的情调。羡慕古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流露出他被贬黄州的失意心情。)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火烧赤壁时代、地点、事件、人物。"人道是"苏知赤壁之战的"赤壁"不在黄州,他真正用意不是考证"赤壁"本身,只是"借地抒情"。)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环境,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年少有为,美女衬英雄,潇洒风度)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火。(从容指挥,辉煌战果)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转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年近半百,功业全未建立,缅怀、寄托于古人。饱含词人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隐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七、课文分析

  (一)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阕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二)从表现手法来看: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词中有两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的映衬;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早生华发"的映衬。

  (三)从情感来讲: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

破  解

高二(7)张迎

  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千年古刹,沐浴佛光,幽深寂静,一派祥和。

  可这仍然不能使我的步履轻盈,反而愈发沉重了。

  我承认,这种如风似竹的温厚,已快在城市中绝版,可我并不像流浪者那样,有着融化本领和开阔心境,所以,即使处在这种环境中,我依旧很耻笑我自己,耻笑自己早已没有那种高素质群落中的自控风范,耻笑自己对厌倦不厌其烦。

  我从古寺的侧门进入,为的是避开呛人的烟雾和那些朝拜者虔诚的目光,可我终究是逃不过。那些被足迹磨得光滑又深陷的台阶,足以证明佛法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