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下科学《1.7电的安全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八下科学《1.7电的安全使用》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些美丽的夜景图片)自 发明了电以后,我们的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生活已经缺少不了电的存在,像我们的教室中所用的电灯、电扇等都需要电来使它们工作,电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欣赏到这么美的夜景,但如果使用不当,却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展示触电事故图片)所以很多人对电畏之如虎,称之为"电老虎"。可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人就在高达1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它告诉我们只要掌握规律,了解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并规范操作,完全可以让它变成"没牙的老虎"。那么,怎样做才能拔掉老虎的牙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板书电的安全使用)

(二)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不可少的要使用电,那么在用电过程中,你们最害怕什么呢?

(学生回答: 触电)

追问:那么什么叫触电呢?是不是你一接触到电就叫触电呢?触电是指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的时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因为人体也是导体,是可以连接成电路的,因此就会有电流通过,那么是不是有电流通过人就一定会受伤甚至死亡呢?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课本128页上的表格,表格显示了不同电流值与相应人体的反应,通过表格,大家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呢?

生1:极小的电流(100-200微安)可以治病

生2:一般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 mA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好,其实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还可以看出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和什么有关?

生:通过人体电流大小决定于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

师:对 根据I=U/R,1-6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效果是无害的刺痛。25-29毫安是生死边界。因此安全电流为24毫安,而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的取值范围为1000-2000欧,由此可知安全电压是:U=IR=0.024安培×1500欧姆=36伏特。但是不同的人电阻时不一样的,所以触电死亡的电压也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不高于36伏的电压为安全电压。低于36伏的电压一定安全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电阻也是不同的。在潮湿环境中,人体的电阻会变小,安全电压会降到24伏甚至12伏以下。所以安全电压并非绝对安全。

2、触电事故的发生

上节课我们学习过家庭电路,了解到家庭电路的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60伏,远远超过安全电压。它们是低电压,但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所以不注意安全,就会造成触电事故,触电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直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