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4专题3第1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课时学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4专题3第1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课时学案第3页

考点 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

题点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相关链接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如在一定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K=;稀释一倍后,假设平衡不移动,则Q==K,Q<K,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3.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

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浓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考题中经常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

如: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加水稀释时,c(H+)减小,Ka值不变,则增大。

二、电离度

1.定义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和未电离的)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通常用α表示。

2.数学表达式

α=×100%

或α=×100%

或α=×100%

3.意义

(1)电离度实质上是一种平衡转化率。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

(2)同一弱电解质的浓度不同,电离度也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4.影响因素:以0.1 mol·L-1 CH3COOH为例

外因

变化 加水 升温 加NaOH 加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