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方 山 子 传》学案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方 山 子 传》学案第2页

                  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选自布衣书生的博客,有删改)

【课内挖掘】

         河东狮吼

  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亮之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因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便成了好友。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邱先生。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妬。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

旧时有人称"怕老婆"的丈夫为"季常",或者说有"季常之癖"或"落杖",而称妒悍的妻子向丈夫发怒为"河东狮吼",其出典就由于苏轼的这首玩笑诗。

(选自百度百科)

【课外运用】

             "怕老婆"也是一种文化

   时常自夸读过很多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但和几位女同事聊天后,才知道自己是没什么"文化"的,就连"怕老婆也是一种文化"竟然不知。

那个遭人唾弃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便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以戏诸侯。从表面上看,这与周幽王的好色和褒姒的媚艳有关,但实质上是这位皇帝"惧内"。试想,周幽王不可能不知,点狼烟戏诸侯的后果有多严重。但他为何还要这样做?他若不是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断

然不敢使出这样"哄美人开心"的绝招。如今,虽然还没有谁下定义说周幽王是开创"惧内文化"的鼻祖,但足以说明,惧内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纵观历史,除了个别如蒲松龄笔下那个父亲被悍妇"扫地出门"、兄弟被恶妇逼死、还依然对那悍妇恶妻唯唯诺诺的窝囊废杨万石外,多数男人"怕老婆"都拥有一种深深的爱,他们将自己的情,自觉不自觉地转变成"怕"和"惧"上。试想,如果无爱存在,何来有"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之男女比例的不协调,男女的社会地位也相当平等了。过去那种"夫为妻纲"的意识早已被"37度男人""怨男"取代,"怕老婆"不仅没有淹没男人的特征,让人担心天下所有男人的铁血丹心转眼都成为易碎品,相反"怕老婆"作为一种雅谑和润滑剂,为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了几许雅趣。从和谐的角度来看,男人怕老婆,体现了人们内心的一种默契、一种共识和异性间的相互欣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阳狂垢污      B.方山子傥见之与

C.百有余年矣 D.鹊起于前

解析:A项,"阳"通"佯",假装。B项,"傥"通"倘",或许;"与"通"欤",语气词。C项,"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