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第2页

  自学导纲:

  自探内容:教材49页例1和例2,思考下面问题

  ①例1和例2各求什么?应怎样列式?

  ②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应该怎样表示?是1个的多少?也就是多少个?

  ③拿出准备好的三张相同的圆形纸片,将它们平均分成4份?观察每份是几个,也就是几分之几?

  ④观察例1和例2,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的商时,该怎么办?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⑤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做分母,用谁做分子? 分母能为0吗?为什么?

  ⑥如果用a 、b分别表示整数除法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怎么表示呢?

  ⑦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二、合作互动(10分钟)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①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②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③因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

  ④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用字母表示a÷b=(b≠0)

  ⑤联系:被除数÷除数=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

  

  三、质疑(5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