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案第2页

(4)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利用平衡常数可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恒温下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任意状态下,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用Q=表示,则:

  当Q=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正=v逆;

  当Qv逆;

  当Q>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

二、平衡转化率

1.表达式

  对于反应aA(g)+bB(g)cC(g)+dD(g),若用c0(A)和[A]分别表示A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则A的转化率α(A)=×100%。

2.影响因素

  (1)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

  (2)对于多种反应物的反应,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时,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本身的转化率降低。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

  由于温度、压强、浓度的变化而使可逆反应由一个平衡状态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2.平衡移动的原因

温度改变使化学平衡常数改变;浓度的改变导致浓度商Q的改变;压强的改变导致体系中各成分浓度的变化,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速率判断

①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向移动。 ②若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③若v(正)

(2)根据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判断

如果平衡移动的结果是使体系中产物含量(如物质的量、浓度、含量)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反之则逆向移动。

四、 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

  在封闭体系中,如果仅改变影响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2.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