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案:必修3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案:必修3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第2页

合理利用 改良技术 土地的生物产量增加 培育品种 产量、劳动效率提高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1-3-1中国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据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和运输方式。

提示 山西省煤炭储量大、质量好,分布相对集中,为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晋煤外运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目前晋煤外运的主要路线是大秦线。

2.读教材"图1-3-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路线示意",据图分析:

(1)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的原因。

(2)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的意义。

提示 (1)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优势因素是地处亚热带,光照热量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较好;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降水不足。而北部地区降水充足,水资源丰富。

(2)北水南调工程把北方富余水资源调入南部地区,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的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而且带来水力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多项综合效益。

教材梳理2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27~P29"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

1.产业分类

2.产业结构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项目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劳动力变化 逐渐减少 先增后降 稳步增加 产业结构形态 由低级到高级 经济发展水平 低―→高 (2)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产业转移

(1)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2)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