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2页

  ②能够有效地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③便于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

  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尝试

  (1)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3.政策法规

  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教材P52(上)活动]

  1.中部和北部:小麦带。乳畜带以南,中部北纬40度~北纬45度:玉米带。东南部北纬35度以南:棉花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混合农业带。墨西哥湾沿岸:亚热带作物带。

  2.中部地势低平,南北气流畅行无阻。

  3.中部大平原地势低平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教材P52(下)活动]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教材P53活动]

  1.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冬小麦)和北部(春小麦);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的地区;棉花带位于冬小麦带和混合农业带以南、亚热带作物以北地区。

  2.(1)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不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形成了美国的乳畜带。

  (2)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降水较少,比较适宜种植小麦,这里形成了美国的小麦带。

  (3)乳畜带以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为160~200天,年降水量为500~600 mm,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这里形成了美国的玉米带。

  3.美国的农业带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

[教材P55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