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学案第3页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特性,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多少,常用mol·L-1或mmol·L-1表示,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②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前者叫生理盐水。凡是高于0.9%的NaCl溶液称为高渗溶液,低于0.9%时则称为低渗溶液。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波动,机体在代谢过程中虽然经常有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但血浆的pH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过酸或过碱可引起机体的酸中毒或碱中毒。

  (3)温度: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内环境稳态重要性归纳

  \s\up7(维持(维持)

  \s\up7(基本条件(基本条件)

  \s\up7(保证(保证)

  \s\up7(保证(保证)

  \s\up7(维持(维持)

  

水的平衡及调节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水的平衡

  (1)来源:饮水、食物中的水,代谢过程产生的水。

  (2)排出途径:肾脏排尿、汗液分泌、呼气、消化液的分泌。

  (3)尿的形成:血液经肾小球滤过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终尿。

2.水平衡的调节(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