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3)
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3)第2页

             远等

       正方 1)通过基因检测可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2)对于基因歧视可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答案:

治疗 人类个体 严重违反人类伦理道德 生理缺陷 胚胎分级 染色体检查 生殖性克隆人 不允许 不接受 治疗性 设计 前 基因检测 人们需要 造血干细胞 基因歧视

『重难点归纳』

一、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看待克隆人的角度的区别:

伦理学家主要是从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看问题,而科学家更多的是从科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意义的角度看问题。

二、为什么捐出一部分骨髓救治他人,不会给捐献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所谓捐献骨髓,实际上只是从你的骨髓中分离出一部分造血干细胞供移植。因为造血干细胞在人的骨髓中相对较多,而在外周血液中却很少。干细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更新能力很强,被分离走的那部分造血干细胞,很快就会被"补齐"。因此捐献骨髓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医生只是在医学公认的安全条件下,分离出捐献者有限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而且整个抽取、分离过程,都是在设备良好的大医院中进行的,一般不会对捐献者造成意外伤害。

三、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有何区别?

所谓"设计试管婴儿",实际上就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几个细胞期)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一般我们所说的做试管婴儿,不必经过基因检测这一步骤。

四、获得一张个人基因身份证有无必要?

(1)现在要对个人所有基因进行检测不现实。因为还有不少基因没得到确定。即使只是对个别或少数基因的检测,也不必每人都需要。现在西方国家对某几种致病基因进行筛检时,接受测定的人也只是有这类遗传病家族史的个人,或这类疾病的高危个人。目的是使他们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身体、适时手术等。(2)有某种致病基因,并不一定就会患病。患某种疾病,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况且已知人的很多疾病是多基因病,它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往往可以使人避免患上某些遗传性疾病。(3)有许多疾病,测定其致病基因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科学家认为不如测定其所表达的蛋白质更为快捷、有效。(4)基因检测给受试者造成的心理负担或压力必须考虑到。特别是给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之后,往往会使受试者无所适从。(5)现在记录有个人某些遗传信息的"身份证"已经出现,但仅仅是试验性质的。至于说拿着它去看病,起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言过其实。(6)将"基因身份证"上记录的信息和它的作用等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它。比如,现在有的试验性基因身份证仅仅记录个人特有的某一对或某几对等位基因信息,它可能在验明正身方面起更大的作用,这类基因身份证要它也无妨。

『复习策略』

本节内容既要了解到克隆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关注它们带来的有关伦理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目前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争议,但若干年以后,却是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并与切身利益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