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 湘夫人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 湘夫人 学案第2页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诗歌前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象征诸葛亮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5.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 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6.联系鲍照出身"孤门细族"的身世,作者"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这首诗反映的也是仕途失意与坎坷,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于"孤门细族",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三个动作,展示的是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

参考答案:鲍照出身"孤门细族",在当时受到门阀制度的压抑,一生很不得志,从下面的诗句看,作者内心愤懑之情难以抑制,故发出了"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激愤之声。

7.作者已经在享受"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发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二句对揭示全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因为作者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因此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所以在诗的结尾,作者又由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变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最后两句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历史的层面,提高到历史的高度--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遭遇,而是自古皆然。这样就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