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巩固训练。   结合录像片,组织学生观察青蛙的外形和运动方式。并结合书中图片来识别青蛙的生殖发育,并通过课件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会观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二、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引导学生完成资料分析:分析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 使知识形象、准确,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能力。   教师设疑并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激发兴趣,引导交流。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并进行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