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第4页

第二次 1949年,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要求改革来解决矛盾,正是由于有了社会矛盾,统治者才要求通过改革来巩固统治,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4.社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抑或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发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

  5.社会的发展为改革提供新的素材。

  6.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016届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年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的台词的是

A.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B.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C.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

【参考答案】A

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的成败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