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第2页

作用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 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 ①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1)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