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学案第2页



[易混易错]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中国要避免十年"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历史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果断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实现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依法治国

(1)提出: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确立: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概念辨析]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