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第5页

 第一、择友的标准(选择怎么样的朋友呢?)(课件展示)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

  评析:《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评析: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小人勾结而不团结,一帮人整天待在一起,谈的没一点正经事,只喜欢买弄小聪明,难以有成啊!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总结:孔子教导我们要与益友、君子、仁者交朋友,而要远离损友、小人。

 第二、择友的方法(怎么样选择朋友?)(课件展示)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评析:孔子说:"要客观综合的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行为,其次要看他的经历,最好要看他的习惯兴趣。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也就可以给此人作评判了。"

  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评析:观察一个人的品行,看他的朋友;观察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三、交友的原则(怎样与朋友交往?)(课件展示)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评析:与人交往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评析:"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娄师德的 "唾面自干"。"以怨报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法家思想。 孔子反对以上两种做法。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评析: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评析: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评析: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五、拓展延伸(课件展示)

  欣赏百家讲坛的于丹教授的有关《论语》的交友讲座,进一步感受课文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