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2. 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 现象: ,说明 。

3. 打开塑料袋用温度计测量袋内温度,观察到 ,说明 。

4. 点燃的蜡烛放入装有绿色植物的瓶中,观察到 ,

说明 。

5. 这个实验为什么要把豆芽放在暗处一个晚上?

从这个实验得出结论: 。

思考与讨论:在图3-72的实验中,种子"已浸水"和"已煮熟"意味着什么?种子为什么要消毒?

三.同步尝试

1.如图所示,在密封的容器内放着一新鲜的绿色植物,旁边放着一杯足量石灰水,其中悬浮着一只小球。将这个装置放在黑暗处,过几天后,小球将会( )

A. 漂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

2.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 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四.综合尝试

3.右图是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开始时U型管中液面相平,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⑴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⑵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

⑶B瓶有什么作用? 。

4.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 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

计算: (1). 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 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O2密度按1.43克/升计)

五.归纳尝试

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