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 学案第2页

  提示: 不等同。变应原一定是抗原,抗原不一定是变应原。变应原有个体差异,抗原无个体差异。

  2.讨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分布上有何不同?

  提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一般分布在血清、组织液、淋巴等内环境以及部分外分泌液中;而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布在致敏靶细胞的表面。

  3.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其他病原体入侵所致。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超敏反应、皮肤超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能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使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流行病的危害和预防   [自读教材·夯基础]

  1.传染病的预防

  (1)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

  (2)做好计划免疫。

  (3)及时对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与病人接触者等采取相应处理。

2.非传染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