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第2页

  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

  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伤感,郑伯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也有不利焉。"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也可以分角色读)

  提问: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学生:"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

  学生(补充):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提问: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学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明显流露出烛之武对年轻时未被重用的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从谏如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的屈尊自责、晓之以理,感动了烛之武,说明了烛之武。

  提问: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郑国君臣面对危难的表现。

  学生甲:郑国君臣沉着镇定决定通过外交途径解除危机。

  学生乙:佚之狐出谋划策,慧眼荐英雄。

  学生丙: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说服了烛之武。

  学生丁: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学生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烛之武 临危受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反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见到秦伯后,烛之武欲扬先抑,仿佛置身于郑国之外,因此,"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意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句中的"若"音调要拖长,"亡郑"之后要略加停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句要用诚恳可信舒缓的语调读出,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打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利益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的声调要拉长,"共其乏困"的"共"同"供",应读为"ɡōn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在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