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案第3页

 1.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工作

(1)背景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不识字或识字在500字以下的为文盲,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干部和工人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能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

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师 从中你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生1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2 扫盲工作刻不容缓,任务艰巨。

生3 旧中国的教育落后,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党和政府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了哪些措施用于扫盲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学生宏观阅读教材进行归纳)

板 书:

(2)措施和成效

措施:其一是,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其二是,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

成效:扫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促进了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板 书:

2.改革开放后的扫盲工作

师 中国共产党把扫盲工作列入相关文件和法律文献,你知道的文献有哪几部?

生1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2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