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第3页

提示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主题一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1.李贽的离经叛道

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

史料二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藏书》

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1)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2)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黄宗羲的思想

史料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史料中画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顾炎武

从史料中"明道""救世""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提示 经世致用。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