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案第2页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评价 黄宗羲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进而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2)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1)政治上,强烈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2)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王夫之 (1)政治上,主张"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上,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①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②政治上,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评价

①他的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思维点拨] 明清之际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他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

3.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指出各自的侧重点。

提示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思想侧重点 侧重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侧重于批判空洞、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 侧重于批判唯心主义的哲学 4.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