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区域的定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区域的定位第4页

9.综合定位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平时解题要注意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即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以及地理特征、特殊地理事物、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和文字信息加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

三、提高定位能力

1.过好地图"六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地图,才能不断提高定位能力和解题能力。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下列训练:

① 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提取信气(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加工、处理、应用地图:

② 就是把定位的思维过程、读图时得到信息以及得到信息的过程说出来。说图的过程也就是展示自己读图思路的过程。通过说图,说图者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可以发现其在说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③"记"图:一是记地图笔记,二是记忆地图。把观察和学习到的地理知识,用图的形式记在笔记本上,记在大脑中;然后再用适当的形式把脑中的图显现出来,帮助解题。通过平时的训练,不断发展地图形象思维,提高无图解图的能力。

④"换"图: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有利于提高空间想像力。如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等等。另外图文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

⑤ 填图:其目的也就是通过填图,掌握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所在的空间位置。

⑥ 绘图:通过绘制一些区域简图,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2.借助空间联想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联系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一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一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

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3.关注热点地区高考中涉及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如世界中的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本身多是区域性问题。因此,在复习区域地理时,应将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融入到复习之中,精心设计与地理有关的位置、自然特征、资源特征、人口问题、经济特征等问题,强化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生地区的定位和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对比区域的差异 区域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复习时,可对同类地理事物(如岛屿、水系、国家等)的大小、长度、形状等进行比较,从区域特征、成因上分析相同点和差异,如中亚与西亚、智利和越南、东北与德国鲁尔区、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中国武汉地区与美国五大湖地区等。通过比较,提高区域定位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

1、我国主要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

线 行政区、附近城市 地形区、山脉 河流、矿产、交通线、农业区、工业区 80°E 新疆(和田)、西藏、狮泉河 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伊犁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新藏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