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新人教版)
选修2: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新人教版)第3页

3、思想形成的过程:

①、"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

代表:林则徐、魏源/ 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探究学习】这种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的?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一:"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材料二:"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学躬"。

材料三:"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材料四:"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思考:上述材料都表达了一个什么共同的思想?

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说的吗?为什么是他们最早提出了这种思想?

②、"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代表一:冯桂芬《校分阝庐抗议》 /地位:第一次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

其它代表:郑观应、王韬等

材料一:"天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沈康寿(1895年《万国公报》上提出)

材料二:"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③、"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

代表人物:沈康寿、孙家鼐

④、"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

代表:张之洞《劝学篇》/ 派别:洋务派/ 地位:"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