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律 长征》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七律 长征》教案设计第5页

  师: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我由寒字想到那铁索寒光闪闪,阴森森的。

  生2:看到"寒"字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生3:我想到了当时战斗非常激烈,红军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前进,视死如归。

  生4:我联想到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铁链、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艰难前进,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欣赏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百度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f9mf3f5nSM/。

  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同学们,这一暖一寒,一喜一泪,不正是体现--(学生自由补充)

  3、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播放过雪山视频

  【百度视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UOO3qs_6as/)

  (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兴奋、信心......齐读,再指名读。)

  师:当时越过大雪山的只有"红军第一方面军",毛主席为什么却说"三军过后"呢?

  (由学生自主回答后,老师总结: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师: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加深理解,回归全文。

  1、过渡: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你听到过哪些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呢?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交流:《金色的鱼钩》、《丰碑》、《草地夜行》等让学生讲讲大致的故事情节。)

  2、这些困难在这首诗中用哪个词语予以表达?(远征难)

3、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们不仅不怕这些困难,还把这"万水千山"看作了什么?(只等闲)怎么理解"只等闲"?《石灰吟》中有这样一句诗句: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把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