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学案第3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

[演练体悟3] 下面句子中,情景关系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 A

解析 A项是以乐景写哀情,其他三项是以哀景写哀情。

2.章法结构(近体诗):起承转合

近体诗的写作思路一般为:起承转合。理解了这一特点,可以读懂诗的层次脉络、大体内容,甚至可以帮助做一些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由开始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那么作者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

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这一题目了。

[演练体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