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学案第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内宴奉诏"明确作诗的背景。②暗示诗人的官员身份。

(4)《登裴秀才迪小台》(2016·天津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明诗作题材是登高望远类。②"裴秀才迪"表露诗人的仰慕之情。③暗示超然闲适的心境。

二、细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在方法上以下两点很关键:

(一)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

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之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情景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演练体悟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该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